供應鏈管理
供應商是雃博重要利害關係人之一,秉持「合作共生」的理念,持續維持供應鏈上下游夥伴的相互合作關係,並期望能與供應商夥伴共創永續價值,善盡企業社會責任。
雃博訂定「採購作業管理辦法」與「採購作業規範」作為供應商管理依據,包括供應商遴選的機制、供應商分類管理的準則及供應商評核的標準等。另外,雃博也將供應商進行分級,為了確保供應商提供的商品合規,更要求重要/高風險供應商需簽署品質協議書,以確保受嚴格法規管控的醫材產品品質皆能符合法規要求,並達到雃博要求的高品質產品。
為因應可能影響供應斷鏈和關鍵原物料不易取得的風險,雃博除了與供應商維持穩定的良好關係外,並隨時關注關鍵材料供應狀況及庫存水位的變化,同時針對長交期物料提供預估所需數量給供應商,以讓供應商協助進行適當供貨安排,以降低供料不足的風險。
在地採購
雃博在供應商的選擇上,除了規格考量及供應來源的限制外,也盡可能提高在地化比例。常態性交易供應商中,於台灣在地的供應比例約93.8%。同時雃博也遵循國際法規與指引,RoHS(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Directive_有害物質限用指令)、REACH(Regulation on the Registration, 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_化學品註冊、評估、許可與限制);在零件、材料的選用過程,要求廠商須通過相關的檢測、並檢附證明或簽署切結,除了避免對使用者產生危害,也降低對環境的影響。
-
合格供應商篩選及簽署保密文件
搜尋符合需求的廠商後,將從MEQCD的多面向進行評鑑(M_管理、E_環境、Q_品質、C_成本、D_交期),依據評分結果,篩選出合格供應商。同時依4類不同供應商類型要求簽署保密合約及品質協議、有害物質不使用切結書(A類供應商)。 -
供應商評比、評鑑及改善
評比:成為合格供應商後,須每半年接受一次的評比,評比內容包括品質與交期。評比結果低於80分之廠商,雃博將要求廠商改進,提出矯正預防措施,若改善無效則會提報除名合格供應商。
定期評鑑:年度定期評鑑會選定目標、設定計畫後按月執行,目標遴選主要針對前述關鍵供應商(A類),有變更廠址、新增設備者次之。若評鑑結果不合格亦進入矯正預防流程,要求廠商改進,若改進無效則會提報除名合格供應商。2023年共分為5大類32個項目進行評鑑,共有16家廠商進行評鑑,全數廠商皆合格。
供應商永續評估
除了針對供應商的表現、能力進行管理,雃博於採購作業規範,陸續將供應商執行ESG的作為進行要求,透過循序漸進方式,期許供應商與雃博一起在永續發展上有更多的實踐。
2024年起,雃博訂定供應商社會責任與商業道德聲明書,要求供應商於健康安全、勞工與人權、反歧視、環境保護及商業道德等各方面確實符合雃博的要求,並且完全遵守經營所在國家/地區的法律和法規。目前先與部份主要供應商溝通簽署內容,已有約1.4%/4家的供應商簽署,未來目標將持續提高回簽率。預計於2025年上半年達到74%,2025年底目標達到100%供應商全數簽署。對於新增的供應商,將要求100%簽署供應商社會責任與商業道德聲明書。
另外,雃博也在定期的評鑑中納入永續相關的評鑑,透過供應商企業社會責任稽核表,請供應商自評在社會責任面向的實踐情形,同時雃博在實地評鑑時再進行覆評,並依具體實施成果給予評分,建立標準的審視機制,評級在D級(即70分(含)以下)及A類供應商在C級以下(含C級),將開立「異常改正行動單」,通知供應商回覆改正措施,覆評以3個月為期限,期間仍可持續採購,覆評結果仍不合格者,由採購單位主管於製造供應鏈月會提報決議是否除名或條件式列管。
評分項目
- 健康與安全 : 包含機械防護、生物及化學危害、緊急處置機制、團膳衛生、消防及能源管理等共16項評核
- 勞工與人權 : 包含法規遵守、人員培訓、溝通改善、反歧視、禁用童工、人道待遇等共10項評核
- 環境 : 包含化學品管制、廢棄物處置、環境許可、排放管制、源頭減量等共9項評核
- 商業道德 : 包含資訊公開、誠信經營、公平交易、社區參與、智權保護等共6項評核
評級說明
項次 | 評級 | 分數區間 |
合格 | A級 | 90分以上 |
A類供應商評級需達B級以上 | B級 | 80分以上 |
B、C 類供應商評級需達C級以上 | C級 | 70分以上 |
不合格 | D級 | 未滿70分 |